宅基地決定了房屋的大小,經(jīng)濟實力決定了房屋的好壞,但決定不了居住的舒適度和幸福感。想要建造一棟舒適宜居的房子,如果事先不了解一下建房的一些基本知識,往往會束手無策。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建房的組成部分及空間設計要點,一起來來看看吧。

一、農(nóng)村自建房的組成部分
農(nóng)村自建房主要由住房(包括堂屋、臥房、廚房、雜屋)及院落(包括廁所、禽畜圈舍、雜物堆積地及綠化用地等)兩部分組成。
1、堂屋。具有生產(chǎn)、生活、貯存等多功能的房間,用來接待親朋好友、家人團聚,也是平日用餐、學習、看電視和從事家庭副業(yè)的場所;同時,又是整個住宅的中心,起著前庭入口和各臥室、廚房的交通樞紐的作用。
堂屋一般對外的門都設雙扇,習慣都開在中間,空間要求寬敞,以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北方堂屋的開間尺寸多為3.3米或3.6米,進深為3.9米、4.2米,建筑面積在12-16平方米;南方住宅堂屋開間尺寸多為3.6米、3.9米,進深為4.8米、5.4米、6.6米(帶前廊)。
2、臥室。農(nóng)村自建房中的臥室一般是圍繞著堂屋設計,因此要布置緊湊合理,盡理避免臥室互相穿套,同時臥室大小搭配以適應不同的使用需要,節(jié)約面積;還要滿足一家人的合理分居的需要。一般一堂一室(即一間堂屋、一間臥室)供獨身者住;一堂二室,供4口以下的二代人往;一堂三室,供5至6口三代人居住;一堂四室,供7口以下三代人的。
3、廚房。廚房的布置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布置在住房之內(nèi),使用方便,但通風不好,煙氣易影響臥室。二是布置在住房外,與居室相連,與居室的聯(lián)系方便,不受雨雪的影響,亦可因陋就簡,利用舊料修建。三是廚房布置在住房外與居室脫開,可避免煙氣影響居室,衛(wèi)生條件較好,亦便于利用小料和舊料,但雨雪天使用不便。
4、儲藏室(雜物間)。農(nóng)村一般需要儲藏的物品較多,因此設計時要考慮必要的貯藏用房與貯藏設施,可利用坡屋頂山尖的局部空間,做上擱板,存放物品,上下一般用竹木活動梯子;或通過增加房屋一定高度形成的擱樓,平日可做儲藏,必要時也可居住;或利用室內(nèi)外樓梯上下部空間做儲藏。
5、院落。院落是農(nóng)村自建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院落中可飼養(yǎng)畜禽、堆放柴草、晾曬衣物,存放農(nóng)具、雜物等。有的院落還可搭瓜棚、栽葡萄、種植蔬菜或房前屋后植樹栽花、改善居住環(huán)境的小氣候。常見的院落形式有前院式、前院帶側院式、后院式、前庭后院式、天進院。院落具體大小及形式要根據(jù)經(jīng)濟狀況、自然條件特點及當?shù)仫L俗習慣等確定。

二、農(nóng)村自建房空間設計要點
1、廚房的設計。現(xiàn)在農(nóng)村有很大一部分人保留了土灶,認為柴火燒出來的東西較香。如要加個土灶,在設計中可以考慮在一層弄個水泥地面的土灶廚房,不僅實用,也符合某些老人的生活習慣。
2、客廳的設計。在針對農(nóng)村的房屋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當?shù)氐膫鹘y(tǒng)。大多數(shù)農(nóng)村人設計房屋時會做一個堂屋,用來放香爐等一些傳統(tǒng)文化的東西,如要做堂屋,在進行一層設計的時候要考慮這一部分。而二樓以上則可以放置沙發(fā)和茶幾等。
3、臥室的設計。農(nóng)村地區(qū)通常老人會和子女住在一起,因此臥室需多設計幾個,老人房適合設在一樓,因此一樓的臥室不管是面積還是采光通風以及臥室的風格上都要尊重老人的生活習慣。
農(nóng)村自己的建的房屋和城市的房屋還是有區(qū)別的,特別是在功能使用上,因此設計時,一定要把當?shù)厣盍晳T及家庭人口數(shù)考慮進去,才能更加符合居住需求。更多資訊,請關注別墅大師。
標 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