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農(nóng)村里很多地方都在建房子,很多農(nóng)民朋友自己也有參與在施工過程中。雖然建過很多次房子,可卻還是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不知道,這應該是很多建房人的通病,那么在農(nóng)村建房中構造柱及圈梁設置要求規(guī)范有哪些呢?接下來小編來給大家好好說說!

一、農(nóng)村建房中圈梁設置要求規(guī)范:
1.外墻和內(nèi)縱墻的設置:屋蓋處及每層樓蓋處均設。
2.內(nèi)縱墻的設置:地震裂度為6、7度地區(qū),屋蓋及樓蓋處設置,屋蓋處間距不應大于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于15m,構造柱對應部位;8度地區(qū),屋蓋及樓蓋處,屋蓋處沿所有橫墻,且間距不應大于7m,樓蓋處間距不應大于7m,構造柱對應部位;9度地區(qū),屋蓋及每層樓蓋處,各層所有橫墻。
3.空曠的單層房屋的設置:磚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5~8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8m時應增加圈梁數(shù)量;砌塊機料石砌體房屋,檐口標高為4~5m時,應在檐口標高處設置圈梁一道,檐口標高大于5m時,應增加圈梁數(shù)量;對有吊車或較大震動設備的單層工業(yè)房屋,除在檐口和窗頂標高處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圈梁外,尚應增加設置數(shù)量。
4.對建造在軟弱地基或不均勻地基上的多層房屋,應在基礎和頂層各設置一道圈梁,其它各層可隔層或每層設置。
5.多層房屋基礎處設置圈梁一道。

二、農(nóng)村建房中構造柱設置要求規(guī)范:
1、構造柱的設置
構造柱設置位置的規(guī)定規(guī)范要求無論房屋層數(shù)和地震烈度多少,均應在外墻四角、錯層部位橫墻與外縱墻交接處、較大洞口兩側(cè)、大房間內(nèi)外墻交接處設置構造柱。
2、構造柱的構造
?。?).構造柱應與圈梁連接,構造柱的縱筋應穿過圈梁,保證構造柱的縱筋上下貫通。隔層設置圈梁的房屋,應在無圈梁的樓層設置配筋磚帶。僅在外墻四角設置構造柱時,在外墻上應伸過一個開間,其它情況應在外縱墻和相應橫墻上拉通,其截面高度不應小于四皮磚,砂漿強度不應低于M5級。
(2)構造柱與墻連接處宜砌成馬牙槎,并應沿墻高每隔500毫米,設2φ6拉結鋼筋,每邊伸入墻內(nèi)不小于1米或伸至洞口邊。
?。?).構造柱的最小截面可采用240×180毫米,房屋四角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尺寸,施工時應先砌墻后澆柱,構造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5,鋼筋級別一般為1級鋼,混凝土保護層厚度為20mm,并不得小于15mm,也不宜大于25mm??v向鋼筋應采用4φ12,箍筋間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適當加密;7度時超過6層,8度時超過5層,9度時構造柱縱向鋼筋宜采用4φ14,箍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圈梁和構造柱的交接處,圈梁鋼筋應放在構造柱鋼筋的內(nèi)側(cè),即把構造柱當作圈梁的支座,這樣對結構有利。
?。?).構造柱可不單獨設置基礎,但應伸入地下500mm,宜在柱根設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將柱的豎向鋼筋錨固在該座內(nèi),這樣有利于抗震,方便施工。當有基礎圈梁時,可將構造柱豎向鋼筋錨固在低于室外地面下50mm的基礎圈梁內(nèi)。若遇基礎圈梁高于室外地面(室內(nèi)、外高差較大),仍應將構造柱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在柱根設置120mm厚的混凝土座。當墻體附有管溝時,構造柱埋置深度應大于溝的深度。
3、構造柱的配筋
?。?).構造柱縱筋不宜小于4φ12,對于邊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七度時超過6層、8度時超過5層、9度時縱向鋼筋宜采用4φ14。構造柱的豎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也不宜小于16mm。構造柱的豎向受力鋼筋應在基礎梁和樓層圈梁中錨固,并應符合受拉鋼筋的錨固要求。
?。?).構造柱箍筋最小直徑采用φ6,間距不宜大于250mm,柱上、下端大于等于h/6(h為層高)及大于等于450mm范圍內(nèi)箍筋間距加密至100mm。
標 簽: